三國:我是帝師王越之子 第165章 遷移開始
更新:12-03 03:10 作者:布丁饅頭 分類:軍事小說
終於,時間來到了第三日的卯時,也就是早上6點左右。
此時的天還沒有完全亮起來,只是東方的天際微微泛起了魚肚白,郿塢城中的士兵們早已整裝待發,他們在城牆下排列整齊,手持武器,王鑠站在城牆上,俯瞰著城下的士兵們,心中感慨萬千,只要能安全回到并州,他有信心三十年內必定一同大漢十三洲。
他環視一圈後,朝城牆下喊道:「出發!」
將士們齊聲應諾,士氣高昂。
城門緩緩打開,士兵們緊握手中的武器,目不轉睛地盯著城外的方向。
郿塢除了董氏一族外還有一些其他從隴西搬來的士族與百姓,王鑠撤離時並沒有強制要求他們跟隨,但他們還是有九成的人自願跟著王鑠一起到并州。
隨著城門的開啟,王鑠帶領著王劍營率先走出城門,向著預定的撤退路線前進。士兵們緊隨其後,隊伍整齊劃一,士氣高昂。隨後是運輸隊,再者是百姓,而王鑠的家眷則是跟在百姓隊伍里一起。
賈詡與守城士兵則繼續留在城中,他要等所有的金銀、糧草、輜重全部搬完了再撤離。
郿塢在長安以西二百五十里處,王鑠回并州最近的路線有兩條。
1.從郿塢向東走,出潼關到弘農郡再北上,但這條線要經過長安,那裡現在可不太平,若是從此過,那簡直就是送死。
2.從郿塢向北走,經過扶風郡與馮翊郡,再北上黃河,這條路有些繞路,但相比之下要安全許多。
歷史上曹操攻打韓遂、馬超時,當時久攻不下潼關,就選擇了繞路,從黃河渡河過去,結果大部隊還在渡河時,馬超從後面殺來了,結果曹操打敗,險些喪了命,這便是有名的曹操割須棄袍。
經過一系列綜合考慮,王鑠還是選擇了第二條路線,畢竟這次的目的不是打仗,而是護送。
與此同時,混在百姓中的皇甫嵩急忙命人把王鑠要撤離的消息傳回長安。
此時的王允正看著董卓部下的回信,心中樂開了花。
董卓死後,他一邊派出皇甫嵩前往郿塢捉拿董氏一族,一邊派出親信給段煨、徐榮、胡軫送勸降信。
段煨手裡有兩萬西涼精銳步兵,他表示願意歸降。
段家可以說是世代忠良,之所以先去聽從董卓調遣,最主要的原因是董卓的漢臣,他是董卓的部下。
董卓的西涼軍中,可以說只有段煨手下的兵,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不犯。
歷史上,董卓死後,他便投靠了朝廷,而後劉協東歸時,他率軍一路護送,最後劉協被曹操接走,他也義無反顧跟隨,可以說他對大漢的忠誠度極高。
王允得意地展開第二封回信,這是徐榮的回信。
徐榮手裡有兩萬西涼精銳步兵加上五千西涼騎兵。
信中的內容簡潔明了,徐榮表示願歸降朝廷,但他也有一個條件,要朝廷冊封他為馮翊郡太守。
王允看完徐榮的回信後,心中權衡了一番,覺得這個條件並不過分。馮翊郡太守的位置空缺已久,徐榮若能歸降,不僅能夠增強朝廷的軍事力量,還能穩定地方局勢,於是,王允決定接受徐榮的條件。
在東漢,京兆尹(長安)、左馮翊、右扶風被稱為三輔之地,董卓遷都後,便把三地的太守給撤了。
之後他又展開第三封回信,這是胡軫的回信。
胡軫手裡有兩萬西涼精銳步兵以及雜兵一萬。
王允看完胡軫的回信後,眉頭有些不自覺的皺了起來,他發現有些不對勁,信中的內容與徐榮的相似,也是表示願意歸降朝廷,但同樣有一個條件。胡軫希望朝廷能夠冊封他為扶風郡太守。
思考片刻,他一時間又想不出到底哪裡不對勁,但為了儘快穩定局勢,他決定暫時擱置這個問題,先處理眼前的事情。於是,他決定接受胡軫的條件,冊封他為扶風郡太守。
處理完後,王允伸了個懶腰,拿起茶盞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