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謀伐 第七十二章 圖謀_頁2
這裡頭又關袁家什麼事?
董卓一頭霧水,跟這些聰明人打交道,實在讓他這個粗人覺得很費腦筋,死無數個腦細胞有木有。
「不錯,就在袁家身上。」
李儒也想到了這一點,與閻忠對視一眼,同時笑了起來。
「二位,別盡說些讓人聽不懂的話了,明說吧。」
董卓算是怕了這倆謀士,這啞謎打的,完全聽不懂。
我看你們分明是在為難我董胖!
李儒笑著說道:「要想讓滿朝文武支持廢帝,就必須讓袁家支持。所以董公可說動太皇太后,讓太皇太后以袁紹威脅袁隗,逼袁隗支持太皇太后廢帝。」
「除此之外,那劉備也是個麻煩精。還得讓董公說動太皇太后,將劉備調離開洛陽。」
閻忠接著補充:「聽聞袁紹的兵馬,大部分都是豫州叛軍,可讓袁家解散這些軍隊。再讓太皇太后把南軍交由董公,如此一來,洛陽大半兵馬皆入彀中,董公便可以名正言順執掌朝政,成為新一任大將軍!」
「原來如此!」
董卓想明白之後,大喜過望,只覺得這門親戚果然沒有白認。
雖然自己得往上追溯個幾百年才能跟董太后這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認在一起,可人家劉備劉虞劉焉這些人,跟當今天子的血緣關係除了都姓劉以外,早就稀薄到不知多少代去了,不照樣能以宗室名義擔任大臣?
他們能做得,憑什麼自己不能做?
想到這裡,董卓興奮道:「說起來,我來洛陽也有幾日,卻還未進宮去拜見我那族姑母,為人子侄,確實不太妥當。今日天色已晚,我就不進宮打擾,明日我便進宮探視姑母。」
李儒與閻忠笑了起來,點頭道:「正該如此。」
一夜過去。
第二日,董卓就申請入宮覲見太皇太后。
這個許可很快被同意,在如今的羽林中郎將董承的帶領下,一路來到永安宮。
董太后正在永安宮後園的芳林園休息,見到董卓來,頗為高興,上下打量,越看越覺得胖子憨厚可愛,笑著說道:「你便是我那族侄孩兒董卓吧。」
「董卓見過族姑母。」
已經四十餘歲,年近五十的肥仔董卓向六十多歲的董太后跪地磕頭。
這是向長輩的敬禮。
董太后滿意地點點頭:「起來吧,說起來,我差人去查閱族譜,才知道你我關係並不算遠,你是董子十世孫,我為董子九世孫,我們皆為仲舒公之苗裔。」
董卓大喜道:「是的姑母,我祖先董荌(an)公,為仲舒公第八子,後遷徙於臨洮,族譜上下皆有記載,十分詳細。」
董子就是董仲舒,董氏一族出自辛有氏,最主要的先祖來源,就是良史董狐。
正氣歌當中,那句「在晉董狐筆」,說的就是這個人。
而董仲舒就是董狐的後裔,董仲舒有八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叫董蕡(fen),遷移到了冀州河間,是為河間董氏的開派始祖,也就是董太后的先祖。
八子董荌,遷移至臨洮,為西涼臨洮董氏始祖,而董卓,就是董荌的九世孫,董仲舒的十世孫。
所以董卓和董太后的關係,還真不能說特別遠,雖不在五服之內,但跟劉備與漢康帝比起來,那還是相當得近,在293年前是同一始祖,同根同源,能扯得上關係。
「既是自家子侄,便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了。」
董太后笑道:「仲穎,你來得正好。這兩日,即便你不進宮,我也正要去找你,有一些事情要交代。」
董卓想了想,說道:「姑母是說袁紹的事情嗎?」
「你已知曉了?」
董太后說道:「不過聽聞你是袁家故吏,是太傅找過你了吧。」
董卓點點頭,頗為自嘲地道:「那倒沒有,是我去找太傅,反倒被他奚落了一頓,看來太傅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並不需要我為其在朝堂上說話。」
董太后笑了笑,沒有說話。
袁隗送了無數金銀珠寶給他,雖然董太后也怨恨袁紹帶兵入宮殺了她的親信宦官,但這世上的人跟誰過不去,也千萬別跟錢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