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謀伐 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_頁2
僅次於末席,比之年輕的太史慈和趙雲都低,自然不服氣。
因此他需要更多的戰功,更多的勝仗,來奠定自己的地位。
臧霸說道:「我們還是不要和袁紹硬碰硬,我們的任務是拖延時間,不是要和袁紹決一死戰。他既然選擇要鑄造營寨,來圍困我們,那我們就等他修建好,至少也得十天半月,到時候我們就直接走。」
荀攸站在城樓上,臉色凝重地看著城外袁紹軍緊鑼密鼓的部署,搖搖頭道:「袁紹還是不容小覷啊,恐怕我們想走也沒那麼容易。」
「不就是三座營寨嗎?圍三闕一,咱們以前不也經常這樣?」
臧霸不解問道。
相比於之前高覽的營寨,袁紹親至之後,不管是安營紮寨,還是人數兵馬,都比之先前要嚴謹和浩大數倍。
一座營寨於城西北角,輻射西門與北門。一座營寨於西南角,輻射西門與南門。
最後一座營寨於城西外,屬於正面進攻的一座營寨。
正所謂「圍師必闕」,三座營寨以犄角之勢,將南北西三門堵住,放開東門口子,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攻城陣型。
圍三闕一在《孫子兵法》中是行兵打仗八大原則之一,極為重要。
除了要留給敵人餘地,不能讓敵人抱著必死的決心玉石俱焚以外,最重要的,也是在配合《孫子兵法》中另外一條「十而圍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的思想。
比如說,城內有三萬人,而你有十萬人。如果你四面包圍敵人,每面城門放二萬五千人,那麼在單面城門上,其實人數是少於敵人的。
古代一座城池不大,一般在數平方公里範圍,然而從一個城門支援到另外一個城門,總歸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因此當你四面包圍敵人,每一面兵力要少於敵人的時候,反倒容易被逐個擊破。
所以古人行軍打仗,攻城略地的時候,一般會選擇一面城門作為主攻,集結大量兵力,來給敵人製造正面壓力。同時另外兩座城門為輔攻,牽制一部分敵人兵力。
最後再放開一座城門,也就是圍三闕一,但並不是真的不管不顧,而是在城外埋伏兵馬,等敵人從被放開的城門出逃時,再忽然殺出來。
這已經屬於非常常規的攻城方式,不僅是封建時期,歷朝歷代,包括我國近代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都多有圍師必闕的打法,如長平之戰,麥城之戰,再到近代的三峰山之戰,魯西南戰役,都是如此。
雖然這種打法在野戰之中並不適用,比如劉邦在白登山就被圍的水泄不通,但在圍城作戰中,卻屬於常態,漢末曹操、唐初李世民、宋代岳飛、明代戚繼光等,都將這條法則奉為圭臬。
之所以說這麼多,是想表達此次袁紹進攻浮陽之時,所有的排兵布陣,以及安營紮寨的部署,都到了非常完美的地步。
哪怕在歷史上袁術屬於失敗者,但在成為天下第一諸侯之前,依舊保存著他的理智。此時親臨城下,集合麾下謀臣與自己的智慧,彰顯出了自己的實力。
事實上即便是官渡之戰,他的一切布置都沒有任何問題,屬於非常標準的軍事部署。若不是身邊有個高級二五仔許攸帶路,光去烏巢一路上沿途的所有哨卡與游騎,再加上前線各部守軍,就夠曹操喝一壺的。
不過圍三闕一,並不代表就沒有破解之法。因為他們可不止城內這三萬兵力,劉備已經在快馬加鞭趕回來,到時候青州軍主力加上洛陽大軍,一同攻打袁紹,必然可以解浮陽之圍。
然而荀攸卻沒有那麼樂觀,他指著北面與南面,說道:「你再好好看看。」
眾人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
浮陽城屬於渤海南段的一座城池,地形地貌主要以平原為主,少量丘陵與河流。
戰國時期,此地屬於齊與燕的邊境地帶,雙方時常互相攻伐,導致此地人跡罕至,在後世的黃驊、海興一帶,數百里沒有人煙。
渤海灣一帶,離得最近的城池,就已經是浮陽,離海邊有一百多里地,中間沒有城池,只有一些漁村和鄉亭。
公孫瓚和劉備瓜分渤海之後,前線很多百姓都往更南或者更東的方向遷移,反倒使後世黃驊、海興一帶,慢慢有了一些人氣,有了一些村莊和田園。